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1月23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8楼大会议室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党委书记洪家友出席会议,图书馆馆长陆庆九、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会,会议由思政部主任王瑞兰主持。

会上,王瑞兰首先传达了教育部职成司和省委教育工委相关文件要求,汇报了思政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做法与措施。接着,卫宁、李炀、程向阳分别汇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卫宁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涵与体系,具体讲解了课程各章节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要内容的基本构想。李炀从学理性研究、通俗化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入教学点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程向阳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和“习研社”学生社团活动,阐述了如何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与会教师结合各自所授课程,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经验做法、存在的困惑等,充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王瑞兰指出,全体思政课教师要系统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论断,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各门思政课内容体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教学全过程,同时不断补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陆庆九表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也要全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们的思想武器。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洪家友在最后讲话中强调,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当前学校最紧要的任务。全体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担当,反复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中央重要文献,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及时修改各门课程的教学课件,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真正做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研讨会既是一次集体备课会和教学研讨会,又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再一次深入学习,对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文/图:李蔚 审核:王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