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艳在行知楼322国学文化实训室为学校茶艺协会成员开展题为“工夫茶艺与茶文化传承”讲座。

讲座由一场精彩的工夫茶艺表演开场,王艳向同学们演示并讲解了工夫茶冲泡的步骤。其中“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和它们对应的动作手法,“孟臣淋壶”、“若琛听泉”中的茶器具等等都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接着,王艳详细介绍了工夫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她指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发展,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孕育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强调,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潮州茶文化以潮州工夫茶为主,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工夫”二字在潮语中喻意做事考究、细致用心。喝潮州工夫茶不仅仅是喝一杯茶那么简单,而是追求一整套风雅的喝茶礼仪。工夫茶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潮汕地区乃至全国的茶文化交融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次讲座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人文素质养成”主题实践活动之一。同学们纷纷表示,王老师的细致讲解,不仅增加了大家对茶艺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活动结束后,王艳还分别对同学们的茶艺练习进行了细致指导。(文:王艳 图:陈雅婷 审核:王瑞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