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教科研水平,我校于5月10日下午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第140期“鹤琴讲坛”,邀请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张筱荣教授做了一场题为“思政类论文写作与投稿”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合肥市新站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联盟和我校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瑞兰主持,合肥市新站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联盟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代表,我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共100余人聆听了本场讲座。

张筱荣首先从学术论文与工作总结、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的区别引入,深入阐释了写好学术论文要秉持的基本原则。接着,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以及论文发表和审稿经验,从思政类论文的结构、写作、投稿、修改等四个方面,详细讲授了思政类论文框架结构设计、论文语言的逻辑要求、标题和摘要的写作技巧及不合格论文的常见特征等内容。他指出,科研是一项艰苦而有趣的脑力劳动,一旦入门就会发现它有无穷的乐趣。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保持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发扬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王瑞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专题讲座既有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剖析,又有项目申报、论文写作与投稿实用技巧的指导,对大家开展教科研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全体教师能坚定信心,不断深化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文:武旭 李蔚 图:任家高 审核:王瑞兰)